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時,中國老年人口接近2.5億,占總人口的17.9%。2024年第七屆進博會舉辦時,中國老年人口接近3億,占總人口比重升至21.1%。
七年間,中國從輕度老齡化步入中度老齡化,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此衍生出來的銀發經濟成為一片藍海。進博會見證著中國銀發經濟的發展,也成為跨國企業集中展示康養產品、技術和服務的重要平臺。
據統計,前六屆進博會養老康復及輔助產品預計成交額累計3.48億美元。
今年進博會現場,展示了針對老年人聽力問題、行走步態、睡眠障礙等更加細分的適老產品。除了以往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更多聚焦“銀發族”的產品出現在食品、消費品乃至汽車、人工智能展區。
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不僅包括養老設施和機構、老年護理服務業、老年服飾等本位產業,還包括專業家具設施、老年娛樂旅游、營養保健等相關產業及老年金融等衍生產業。
由于生理老化、疾病或長期噪音暴露,老年人的聽力逐漸下降。
總部位于丹麥的WS Audiology集團展出旗下西嘉助聽器的最新產品IX音聚平臺,該款產品具備實時對話增強功能,能適應嘈雜的多人對話場景。機型設計纖細,機身寬度6.45mm,能確保佩戴舒適度。
“老人不只希望能聽見,他們希望聽得更清楚。”西嘉助聽器工作人員表示,老年生活已不僅僅局限于在家看電視,和子女聊天。老人也有社交需求,例如和老伙計、小姐妹聊天喝茶,去菜市場、超市及旅游景區,他們對“聽得更清楚”是有要求的,今年的產品就解決了“嘈雜環境多人對話”這一痛點。
中國擁有全球第一的老年人口。據研究機構分析,50歲以上、65歲以上、70歲以上老年群體分別有“財務備老”、“文娛康養”、“適老化產品服務”、“醫養照護”等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呂曉莉表示,中國老年人消費結構日益從生活必需品向健康、智能產品升級,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升級,品質養老消費的特征更加明顯。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已逐步轉變,因此企業開發產品,亦不局限于維持老人的生活,更希望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受內分泌、消化、供血等身體機能下降影響,許多老年人都飽受睡眠困擾。有研究發現,中老年人出現睡眠障礙的比例為49.9%,其中失眠人群最多,占到總數的77.8%。
今年進博會,加拿大艾納詩集團展出的“深睡小屋”家居環境健康睡眠系統吸引了眾多目光。艾納詩深睡小屋全國健康事業部總監于以清介紹,系統內置搭載的舒曼波康養機和慢波睡眠機,以及用以監測體驗者腦波活動的檢測器,能夠有效減輕壓力并改善睡眠質量。
于以清表示,在睡眠障礙領域,光、電、聲、熱、磁等治療手段層出不窮,國內市場內卷激烈。針對銀發經濟藍海,未來企業還會開發針對慢病管理、改善腦供血狀況等新產品。

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今年,德國鞋墊企業Pedcad Foot Technology GmbH聯合國內代理商瑞明星首次參展進博,展出了一款防跌倒鞋墊,該款產品集成了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與智能算法,能夠實時監測步態變化,預測跌倒風險,并在關鍵時刻提供穩定支撐。
企業負責人朱澍表示,在歐洲國家,很多小鎮或街區都有足科診所,服務的40%以上人群都是老年人,因此不管是運動康復還是提升生活質量,老年群體都是定制鞋墊的最大受眾。
朱澍也指出,僅定制鞋墊而言,國內市場仍處于培育階段。但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中國銀發經濟潛力巨大,因此企業提早在這一細分領域布局,以期在進博會鏈接客戶、拓展市場。

2023年進博會,冰島奧索公司曾展出全球首款主動提供動力的假肢膝關節,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假肢矯形領域唯一的全球上市公司,今年進博會,奧索展示了“安陸德?免荷一號”,這款產品利用3點杠桿系統,結合單個鉸鏈和雙綁帶,對受累膝關節進行負荷卸載。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佩戴后能有效緩解老年群體的骨關節炎性膝關節疼痛。
界面新聞現場獲悉,這款產品售價萬余元,目前已進入上海民政康復輔具租賃目錄,月租金僅400元,能有效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

今年進博會上,瑞典企業安究展示了多款護理設備,解決長期臥床人群的壓瘡、行動不便以及日常洗浴問題。其展出的電動淋浴推床,具有電動升降及背板抬起功能,用于輔助失能患者以仰臥或側臥的姿態完成日常皮膚清潔。
“我們希望能讓完全失能的老人翻身、沐浴,讓他依然有尊嚴地生活。”企業負責人王鵬超表示,目前市場上多數養老產品,沒有將具備活動能力、半失能、失能群體分開來,多數醫療機構、養老院的護理標準也未完全統一,他呼吁主管部門、企業要更加關注失能群體的需求。
“如果老人還能走,你為了方便就直接給他一把輪椅,這是對他活動能力的損害。保護老人的活動能力,是養老最核心的一件事情。”王鵬超表示,讓老人動起來,就能減少摔倒、壓瘡、血栓等問題,也能更好保護護理人員的活動能力。
作為銀發經濟的重要消費分類,保健品行業規模已達千億。今年,德國品牌VIKPRO再度參展進博,首發多個新品。
企業負責人表示,去年參加進博會以來,該品牌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額較上年增加50%,客戶多為60歲以上的“銀發人群’。因為產品中的的磷蝦油、輔酶和槲皮素,分別針對“三高”、心臟和肺部健康有功效,“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這些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
品牌方表示,近年來,中國對保健品行業的監管力度顯著加強。在銀發經濟的巨大需求面前,強監管之后將會是一個更健康、更良性的產業環境。

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聚焦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培育潛力產業。這是國家層面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
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據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銀發經濟課題組預測,2035年中國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19.1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的27.8%,占GDP的9.6%;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加到49.9萬億元、35.1%和12.5%。
呂曉莉表示,當前不少產品和服務適老性不足,雖然老年人有能力消費,但仍面臨“給的不想要,要的沒給好”問題。例如,一些政府購買的養老服務大量指向一般性生活服務,失能老年人迫切需要的康復、護理、心理慰藉等專業化服務較少。
在第七屆進博會現場,多位展商也表示,受消費習慣等影響,多數銀發產品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
呂曉莉建議,面向銀發經濟關鍵細分領域,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強化對關鍵領域經營主體的支持,引導中小微企業找準在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中的定位,走出一條專業化、精細化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