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田鶴琪
去年稀土企業業績下滑明顯,整體不容樂觀。
據界面不完全統計,中國稀土(000831.SZ)、北方稀土(600111.SH)、盛和資源(600392.SH)、廈門鎢業(600549.SH)、廣晟有色(600259.SH)這五家頭部稀土企業中,只有廈門鎢業實現凈利增長,其余四家公司均出現顯著下降。
其中,北方稀土凈利降幅超五成;盛和資源凈利降幅近四成;中國稀土和廣晟有色則陷入虧損,虧損額分別達2.87億元和2.99億元,這也是兩家公司近三年來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
營收方面,五家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降幅,其中廣晟有色降幅最大。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因稀土元素具有豐富的磁、光、電等特性,稀土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軍工、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隨著大國博弈的不斷加劇,全球資源競爭激烈,稀土的戰略屬性日益顯著。
但去年國內稀土價格整體下行,這也直接拖累了上述企業的全年業績。
根據百川資訊數據,2024年鐠釹氧化物均價39.31萬元/噸,同比下降26.09%;氧化鏑平均價格183.52萬元/噸,同比下降21.98%;氧化鋱平均價格576.21萬元/噸,同比下降37.61%。
據“中國稀土”網站發布的“CRE指數”,2024年,受國家稀土總量控制指標同比增長、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產能持續釋放、國內主要稀土產品產能不斷擴張等因素影響,中國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和資本市場表現整體低于上年同期,全年CRE指數震蕩運行為主。
CRE稀土指數是稀土上市公司綜合指數的簡稱,是中國稀土網站編制的稀土類股票指數,反映稀土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鐵合金在線稀土分析師袁成會向界面新聞解釋稱,2024年稀土市場呈現出供過于求的態勢。
供應方面,國內市場稀土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代表企業持續擴大生產規模,鐠釹等主要產品產量顯著增加,導致市場庫存不斷積壓。
與此同時,2024年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繼續增長,其中開采指標合計27萬噸,同比增加5.9%;冶煉指標合計25.4萬噸,同比增加4.2%,不過增速較往年已明顯放緩。
進口方面,盡管2024年稀土礦進口量為12.5萬噸,較 2023年減少4萬多噸,但鑒于2023年疫情結束后進口恢復帶來的高基數,且2024年受緬甸國內爭端影響,進口量總體仍處于近年來高位。?
此外,國外稀土項目發展迅速,如美國MP、馬來西亞Lynas產量均在增加,并且逐步向下游市場延伸布局,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稀土市場的供應壓力。?
需求方面,袁成會表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等方面需求增速放緩,稀土下游需求增長不及預期。
“部分其他國家在大力發展本土稀土產業鏈,尋求產品替代,也擠壓了中國稀土出口市場,國外需求市場持續萎縮。”袁成會說。
當前,稀土公司面臨庫存積壓問題。例如,北方稀土的稀土鹽類和金屬庫存分別同比增長18.3%和78.12%,總庫存量達16.5萬噸。其存貨價值增至159.75億元,占總資產比重35.2%,同比增長了7.8%。
年報顯示,中國稀土的存貨價值同比增幅達24.6%,到了18.76億元,占總資產比重34.21%;廈門鎢業的存貨價值約為83.83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4.71%,同比上漲了13%。
受業績影響,去年五家稀土龍頭公司現金流狀況均不佳。
中國稀土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由正轉負,為-5.94億元,同比下跌271.65%,主要原因系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同期減少。
北方稀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10.26億元,同比下跌57.76%。報告期內,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同比增加。
廣晟有色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均為負值,2022年-2024年分別是-3.78億元、-4.77億元、-4.99百萬。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加大存貨銷售收款所致。
盛和資源現金流0.72億元,同比下跌81.47%,主要是本期支付上期前期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所致。
廈門鎢業去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在五家公司中排名首位,達30.99億元,但相比上一年仍下跌了27.7%。公司表示,本期營運資金增加幅度大于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減少。
去年,廈門鎢業是上述企業中唯一凈利增長企業。其實現營收351.96億元,同比減少10.66%;實現歸母凈利潤17.28億元,同比增長7.88%。
廈門鎢業主營鎢鉬、稀土、能源新材料和房地產四大業務,該公司去年實現凈利增長主要得益于鎢鉬產品和稀土業務中的磁性材料產品。
其鎢鉬業務實現利潤總額25.25億元,同比增長7.55%;稀土業務實現利潤總額2.41億元,同比增長67.44%。
2024年,鎢價格呈現沖高回落、整體上行態勢,行業總體向好。期內,鎢價寬幅震蕩,鎢礦價格創近13年新高。據安泰科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黑鎢精礦(65%WO3)均價為13.63萬元/噸,同比上漲13.98%;APT均價為20.18萬元/噸,同比上漲12.66%。
廈門鎢業稀土業務包括稀土金屬產品和磁性材料產品。前者去年致收入和利潤下降,但后者業務優化了訂單結構,提升產能利用率,銷量同比增長16%,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從多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稀土行業景氣度正在回升。
例如,中國稀土一季度凈利潤7261.81萬元,廣晟有色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0萬-5000萬元,均扭虧為盈。
2024年以來,中國稀土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國務院正式發布的《稀土管理條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為稀土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今年2月,工信部發布《稀土開采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征求意見稿)》和《稀土產品信息追溯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征求意見稿)》。兩份征求意見稿分別從總量調控和信息追溯兩方面,對稀土行業的供給端進一步加強管控。
今年4月,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國聯民生證券發文指出,中國是全球唯一具備稀土全產業鏈產品生產能力的國家,此次對中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海外中重稀土及磁材的供給緊張或將加劇,有望推動海外稀土價格上漲、國內稀土價格跟漲。
“去年管理條例即將公布的消息出來后,有效緩解了市場悲觀情緒。從去年7月開始,稀土市場整體呈現上行趨勢,這一趨勢延續至今年4月。期間,進口礦數量相較于2023年仍處于縮減狀態,供應端表現堅挺,需求端也呈現平穩釋放的態勢,為稀土市場帶來新的發展轉機。”袁成會說。
截至4月29日收盤,中國稀土報31.31元/股,下跌1.01%,總市值332.27億元;北方稀土報23.24元/股,下跌0.77%,總市值840.14億元。
廣晟有色報收36.16元/股,上漲1.29%,總市值121.66億元;廈門鎢業報18.42元/股,下跌0.38%,總市值292.43億元;盛和資源報10.45元/股,上漲1.06%,總市值183.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