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富充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作為預調雞尾酒“RIO銳澳”(以下簡稱“銳澳”)的母公司,百潤股份正面對收入、凈利潤雙降的挑戰。
2024財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8億元,同比下降6.61%;歸母凈利潤7.19億元,同比減少11.15%。這一業績表現與2023年營收凈利雙增的態勢形成對比,2023年高基數效應下,2024年度預調雞尾酒增長承壓。
這一雙位數利潤降幅,標志著公司主營業務的增長動能正進入調整期。而這背后最直接的誘因,是其核心產品“銳澳”系列預調雞尾酒所面臨的品類疲態與消費轉向。
企業同時公布了一季度業績情況,凈利潤小幅回暖,同比增長7.03%,但營業收入仍然出現8.11%的同比下滑。百潤股份看似穩坐“預調雞尾酒第一股”之位,但透過收入的連續下滑、結構性瓶頸的暴露、以及烈酒新業務尚未放量的現實,公司正緩慢駛入一個“利潤好看、增長隱憂”的關鍵時刻。
主營產品下行
銳澳創立于2003年,彼時的酒水行業剛步入“悅己飲酒”時代,品牌以其低酒精度、高顏值包裝迅速收獲大批用戶。時至今日,銳澳依舊是國內預調酒市場的頭部品牌,連續多年市占率第一,其所代表的預調雞尾酒業務2024年在公司營收占比達到87.83%。但2024年,其收入同比下降7.17%,銷售箱數減少8.81%,成為拖累公司整體營收的主因。
渠道端的壓力首當其沖。線下經銷商體系在過去一年整體收縮,經銷商數量從2164家減少至2068家,其中華東區域縮水明顯,下降16%。這不僅削弱了產品在傳統零售終端的覆蓋能力,也映射出經銷商對產品動銷信心的下降。
百潤公司目前主要渠道分為線下、數字零售、即飲三類,過去一年中上述渠道均出現營收同比下降的情況。具體而言,過2024財年,線下渠道營收占比超過88%,營收同比微降1.48%;而在曾被寄予厚望的線上渠道,營收占比為8.73%,營收同比下滑達到30.75%;即飲渠道營收同比下滑43.58%,但在公司營收中占比僅在2%左右。
過去幾年,“微醺”已從新奇口感轉為日常習慣,而年輕一代消費者正在尋找新的情緒表達與社交飲品:硬蘇打、精釀、低度威士忌、功能型酒飲紛紛登場,擠壓了銳澳曾經主導的“低度甜酒”市場空間。
百潤試圖通過酒精度數分別對應3度、5度、8度的“358矩陣”維持產品張力——即以微醺、清爽、強爽三條產品線形成不同場景下的組合。但從結果看,新品雖頻繁,生命周期卻在縮短,消費者的品牌黏性與復購意愿出現明顯松動。
具體產品而言,近日國金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2024年第四季度預調雞尾酒營收同比減少19.5%。預計系強爽高基數擾動,清爽微醺表現相對穩健。根據東吳證券估算,銳澳系列中,強爽占比約為40至50%,占據近半壁江山;微醺和清爽收入占比共超過40%。
潛在經營風險
從總體財務情況來看,企業基本實現結構優化。截至2024年底,公司總資產為81.19億元,同比增長14.1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46.87億元,同比增長15.89%。資產負債率從43.14%微降至42.15%,流動比率保持在1.51的健康水平。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6.73億元,同比增長19.69%,顯示主業造血能力穩健。
但企業經營也存在一定潛在風險。
首先是銷售費用率較高的問題。2024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維持在69.92%,甚至較2023年小幅增長2.31個百分點。然而,這一指標并未轉化為更強的凈利潤表現。其原因之一,是銷售費用依然高企——全年費用高達7.5億元,占收入比重超過24%。與產品形態相近的啤酒相比,24%的銷售費用率基本在行業中屬較高水平,五大啤酒上市公司中該費用一向較高的百威亞太2024年銷售費用率為26%。
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進行了明顯的費用壓縮。銷售費用同比下降33.53%。成本的節約帶動該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03%,扣非凈利潤增長10.39%,實現短期盈利改善。
然而,這種“控費增利”的模式很大成分依賴降本,而非完全來自業務基本面的轉好,因為收入仍在下滑——一季度營收7.37億元,同比下降8.11%,且環比2023年四季度依舊持平。
其次,盡管企業銷量出現下滑,產能卻在增加。報告期內,四大生產基地擴建項目陸續竣工。
企業在新建產能消化或生產結構效率優化方面表現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同時,投資活動現金流凈流出8.83億元,主要投向生產基地擴建和威士忌陳釀項目,新產能也產生了一定的資本開支壓力。
2024年,企業存貨金額增長33.7%至10.43億元,食用香精庫存量同比激增63.04%,原因系為節假日備貨。2025年一季度,存貨數值增長至11.21億,盡管存貨包括原材料、包裝物、產成品、自制半成品等多項內容,但需警惕該項變化對現金流的潛在影響。
新業務尚待發力
在銳澳增長趨緩、費用壓縮有限的局面下,百潤將目光轉向更具想象空間的“第二增長曲線”——國產威士忌。
威士忌業務作為戰略重點,2024年桶陳數量突破40萬只,建成100萬只橡木桶管理能力,推出"崍州"單一麥芽和"百利得"調和威士忌兩款產品。
盡管該業務尚未形成規模收入,但產能儲備、工藝創新和品牌建設同步推進。白色烈酒則推出"椒語"金酒、"嶺冽"伏特加,與需要長期陳年的威士忌產品協調配合,增加市場宣傳度。
但截至2025年一季度,烈酒業務仍處于早期培育階段,對財務的貢獻仍尚未體現。同時,威士忌作為一個投入大、陳年周期久、復購周期長的品類,短期難以形成像預調雞尾酒那樣的規模效應,也對企業的品類教育與渠道積累提出挑戰。
公司在2024年內完成了組織結構調整,將香精板塊整體剝離至全資子公司獨立運營,意在爭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優化稅收與資源配置。2024年,該板塊營收3.37億元,同比增長6.3%,業務相較穩定。但香精板塊體量有限,僅占據整體營業收入約11%,尚不具備支撐整體營收的能力。
總體來看,百潤股份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并存。公司主力業務——預調雞尾酒已逐步進入增長平臺期,消費端變動和渠道調整帶來結構性壓力;新業務線尚未形成可量化的貢獻,尚需持續投入和市場培育。從財務視角看,公司仍具備盈利能力與穩健現金流,但增長質量與可持續性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