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自5月7日科創債配套政策出臺以來,金融機構參與科創債發行及交易熱情持續高漲。
5月7日,央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從產品體系豐富到配套機制完善,為科技創新債券發行筑牢政策基石。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通知》,細化支持舉措。
據Wind,截至6月6日,科創債新政落地滿月之際,全市場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22只,累計發行規模達3835.77億元,規模同比(3.24倍)、環比(1.36倍)均現明顯激增,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從發行的債券類型來看,金融債是主要的債券類型,其次為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就發行主體而言,銀行主體的發行規模最大,但產業主體的發行數量最多。
從募集資金用途看,華福證券研報分析,銀行主體發行的科創債募集資金多用于發放科技創新領域貸款,股權投資機構的募集資金多用于置換自有資金出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
僅就金融機構層面而言,科創債新政首月,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以及股份行等合計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0只,但發行規模即將突破2000億元,達到1980億元,占月內發行比重已超50%。
券商合計發行科技創新債券29只,合計發行規模249億元。發行規模雖難與銀行科創債相抗衡,但相比于市場其他發行主體,券商發行的科創債融資成本相對更低,且市場認購熱情更高。
在披露數據的債券中,全場認購倍數排名前十的債券中9只為證券公司債,其中25東證K1、25銀河K1、25GTHTK1三只證券公司債全場倍數均超7倍,市場認購熱度最高。
科創債作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金融工具,其二級市場活躍度直接影響企業融資效率與投資者參與意愿。
界面新聞記者關注到,自5月7日多部門聯手送上債市“科技板”政策禮包后,券商、銀行不僅在債券發行端“火力全開”,在二級市場層面更是頻頻聯手。
5月21日,廣發證券成功與興業銀行達成深交所首單科創債債券借貸交易,券面總額合計4000萬元,并于5月22日將借入的科創債質押入庫,順利開展通用質押式回購交易。
5月23日,申萬宏源證券也與興業銀行成功開展首批上交所科技創新債券借貸交易;5月27日,中金公司披露,公司與民生銀行成功落地銀行間市場首筆以科技創新債券為質押券的債券借貸交易;5月31日,中國銀河證券也透露,成功落地上交所首批以ABS為質押券、以科技創新債券為標的債券的借貸交易。
債券借貸業務是指債券融入方以一定數量的債券為質押物,從債券融出方借入標的債券,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歸還所借入標的債券,并由債券融出方返還相應質物的債券融通行為。
華東一券商自營部門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分析,債券借貸交易對于科創債發行人、融出方以及融入方都有積極作用。
對發行人而言,債券借貸交易能有效提升科技創新債券的流動性,拓寬科創債投資者資產運用范圍和業務體系,進而降低科創企業的融資成本。
“對出借方來說,尤其是對以持有至到期為目的債券投資者而言,債券借貸交易可以盤活持有債券存量,提供額外收益?!痹撌茉L人士提到,“此外,對于通過債券借貸交易,(科創債券)借入方可將融入的債券進行低買高賣獲得收益,并通過融入債券參與銀行間回購交易,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除債券借貸交易外,界面新聞記者關注到,近期,興業銀行與東方證券也成功落地銀行間市場首筆以國開科創債為押品的買斷式回購交易,金額2.1億元;5月21日,中信證券與光大銀行還成功落地以“國開浮息科創債”為押品的質押式回購交易,金額5000萬元。
一銀行自營部門債券主管向界面新聞記者解釋,質押式回購與買斷式回購本質均為融資所需,二者的區別僅在于債券質押物是否會發生所有權變更。
“無論是質押式回購,還是買斷式回購,通過上述市場化行為,均可以提升科創債的交易活躍度,豐富科創債二級市場功能,通過增厚投資者持券收益,并能有效降低科創企業融資成本?!痹撝鞴鼙硎尽?/p>
界面新聞記者關注到,為加強科技創新債券二級市場建設,自5月7日以來,滬深兩地交易所已推出多項優化措施。
例如,滬深兩地交易所就提到,將適當上浮科技創新債券通用回購折扣系數,提高科技創新債券投資者用券效率,鼓勵更多資金配置科技創新債券,并適度放寬納入基準做市券的門檻。鼓勵證券公司聯動承銷與做市,本所將該類業務納入年度評價及創新試點考量。
截至2025年4月底,上交所科創債基準做市券達153只,總規模3688億元,其中2024年以來新納入112只,涉及規模2739億元;深交所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已納入基準做市清單的科技創新債券合計達77只、規模超1000億元。
而在降低科創債基準做市門檻方面,上交所5月19日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業務指南第1號——交易業務》顯示,科創債納入基準做市的發行規模門檻已由20億元下調至15億元;深交所則調整科技創新債券基準做市門檻至10億元。
就科創債的投資價值而言,浙商證券杜漸分析,科創債的主要價值在于為債券市場貢獻增量,預計全年發行量接近1.9萬億,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產荒問題;近期下發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總體統計制度》要求金融機構落實五篇大文章統計數據采集要求和提升相關數據質量,政策導向下銀行與保險等機構有望加大科創債與綠債等品種買入力度,帶動利差壓縮。
招商證券張偉亦提到,未來在積極的政策導向下,科創債的市場流動性有望持續改善,品種溢價或面臨壓縮,尤其是高評級科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