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財政部:抓緊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工作正加快推進
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葛志昊表示,在“一老一小”服務方面,財政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完善養老育幼服務體系,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服務,加強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促進普惠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抓緊建立實施育兒補貼制度,有關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確保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一老一小”方面的服務需求。
國家發改委:全面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
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肖渭明表示,截至去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超過1.3億人,在常住地享有子女教育、社會保險、住房保障,是農民工的最大期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現行標準規定的81項服務項目中,目前已有62項實現了常住地提供,剩余的就是下一步要攻堅的。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在認真總結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為重點,推動“一城一策”制定實施辦法,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教育部:5年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表示,在基礎教育領域,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主要聚焦三個方面。一是“擴大總量”,緊盯高中學位不足這一突出問題,新建改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二是“提高質量”,用5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通過實施“縣中振興計劃”,重點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三是“促進公平”,合理規劃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主要依據學生規模分配到區域內的初中,并向農村等學校傾斜。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衛健委:1315個縣市區已出臺措施降低托育服務價格
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莊寧表示,近年來,國家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通過完善“三個體系”來實現“托得起”“放心托”和“托得好”。我國已實施3歲以下嬰幼兒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降低家庭養育成本;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全國半數以上省份將發展托育服務作為本地民生實事項目,1315個縣(市、區)已經出臺了托育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發放消費券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務價格。
民政部: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
6月1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民政部社會救助司負責人張偉會上介紹,民政部將加快推進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設,健全監測預警指標體系,逐步擴大監測范圍,將存在現實困難的對象、以及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的對象均納入監測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救助幫扶。積極推進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擴圍增效,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會同相關部門推動醫療等專項救助向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延伸。研究編制“十五五”相關規劃,加快構建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的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體系。同時,積極推動出臺社會救助法,為基本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法治支撐。
人社部:制定更適合新就業方式和收入特點參保政策
6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完善各類人群參保政策方面,人社部將以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研究制定更適合新就業方式和收入特點的參保政策。落實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保的戶籍限制,實施更加靈活的參保繳費方式,積極引導有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或戶籍地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人社部還將穩妥有序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通過完善費率等政策穩步擴大試點范圍。
擴大投訴范圍,新修訂《法律援助投訴處理辦法》公布
據司法部網站6月10日消息,日前,司法部公布新修訂的《法律援助投訴處理辦法》,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辦法》暢通投訴渠道,要求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示法律援助投訴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箱等信息,指定專人接待,并為老年人、殘疾人投訴提供無障礙服務,方便群眾通過書面、口頭或者其他適當程序投訴。《辦法》擴大投訴范圍,規定法律援助的申請人、受援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發現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員存在收取財物、未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或者未依法通報法律援助事項辦理情況等七種情形的,均可以進行投訴。將工會、共青團、婦聯和殘聯四類群團組織納入投訴范圍。實行法律援助投訴處理全流程監管,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其他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市監總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舉行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總局網站消息,6月10日,國家質量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組織開展2025年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主會場設在湖南省長沙市,25個省(區、市)設分會場,主、分會場通過視頻連線同步開展銷毀工作。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孫會川出席主會場活動并講話,湖南省副省長王俊壽現場致辭。此次行動聚焦民生和安全領域,全國共銷毀侵權假冒偽劣食品藥品、服裝鞋帽、煙酒、化妝品、盜版出版物、燃氣灶具、消防產品等200多個品種,總量達3683噸、貨值4.32億元。所有銷毀均采取綠色環保、無害化方式進行。
最高檢發布4件檢察機關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典型案例
為集中展現檢察機關依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的經驗成效,揭示非法集資的犯罪手段和風險危害,引導社會公眾增強防范意識,6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典型案例。該批典型案例共4件,分別是:周某標、李某等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王某等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張某鋒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劉某香等人集資詐騙、洗錢案。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負責人表示,非法集資不僅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而且破壞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近年來,檢察機關積極參與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高質效辦好每一個非法集資案件,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檢察機關將會同相關部門,以高質效履職有效遏制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