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楊
近日,哈爾濱市南崗區濟合居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配售公告正式發布,其購買意向登記端口于6月9日正式開放。這一消息為哈爾濱眾多有住房需求的家庭帶來了曙光。作為哈爾濱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房試點項目之一,其登記動態和配售規則備受市場矚目。

據哈城發投集團安居公司工作人員透露,自9日南崗區濟和居項目啟動配售登記以來,截至10日18時,登記人數已達1000人。這場登記熱潮反映出哈爾濱精準聚焦城市“夾心層”(即收入超過公租房標準,卻又難以購買商品房的工薪群體)的住房需求。
濟合居項目坐落于哈爾濱市南崗區蘭州路與同濟街交口的東南角,規劃建設3棟住宅樓,可提供336套房源。其戶型建筑面積范圍為45—111㎡,涵蓋一室一廳一衛、兩室兩廳一衛、三室兩廳一衛及三室兩廳兩衛等多種類型,該項目主力戶型為80㎡兩室(191套)及100㎡三室(100套),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家庭結構的居住需求。這種“面積梯度精準適配”策略,滿足教師、基層公務員、新市民等群體居住尊嚴的量化承諾。項目采用毛坯交付方式,預計在 2026年10月底前組織業主進戶,目前3號樓已順利封頂。

在哈爾濱主城區容積率普遍較高的情況下,濟合居以2.85的低密規劃(數據來源:項目規劃)融入同濟街老舊社區帶,并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斜對面在建項目容積率高達9.03、層高44層(數據來源:項目圍擋信息)。保障房通過犧牲商業溢價來控制居住密度,這一舉措被業內視為“空間資源再分配”的突破性嘗試。

項目門前的同濟街社區商業生態鏈也頗具特色,盒飯、面館、包子鋪、日雜店等原生小店構成了基礎生活網絡,與約5公里外的萬達廣場形成了消費分層。整體周邊配套呈現出“基礎滿足、高端欠缺”的特點,這種“毛細血管式配套”恰好與目標群體“步行半徑生活圈”的需求高度契合。

從價格方面來看,據一房一價表測算,濟合居主力80㎡兩居室總價約 56 萬元,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更關鍵的是其價格生成機制,與商品房定價不同,采用“土地零收+建安成本+微利”模型,使單價不高于7300元/㎡區間,精準鎖定了目標客群。
在登記流程上,本次房源配售對象限定為取得《哈爾濱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購買資格通知書》的家庭。有購買意向的家庭可通過“爾濱安居”小程序進行購買意向登記。具體操作流程為:登錄相關平臺后,點擊“配售登記”,確認主申請人相關信息并點擊“確定”即可完成登記。同時,安居公司提醒,欲購買濟和居項目的家庭,若此前未獲得購房資格,最晚須在14日前完成資格申請工作,否則將錯失本次配售機會。
該項目將采取公開搖號的方式,對已復核合格的意向登記家庭,按項目配售房源數量的兩倍確定選房順序號。房源選定后,選房家庭主申請人需與安居公司簽訂《認購協議》并交納2萬元認購金。
后續,除濟合居項目外,哈爾濱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還有更多大動作。2024年,哈市首批啟動南崗區同濟街(濟和居)、道外區四海路(海和居)、香坊區紅星村(星和居)3 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合計提供約2000套配售型保障房。
隨著濟合居項目登記工作的有序開展,哈爾濱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據市住建工作人員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設目前正穩步推進,我們嚴格按照‘好房子’建設標準全速推進項目建設,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讓更多市民實現住有所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