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穿過二樓的參觀走廊,進入一樓車間,一股重工業的氣息迎面襲來。
與此同時,視線被懸于頭頂的軌道吸引——巨大的桁吊機在天花板之下沉穩滑行,每一次無聲的移動,都承載著難以想象的重量與精密指令。
車間走道上,大小不一的自動引導搬運車(AGV)背著部件、材料靈活穿梭。約兩三米長的結構件整齊排放著,如同等待組裝的巨人骨骼,靜候著下一道工序的召喚。

這里是卡特彼勒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生產制造型企業——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下稱卡特彼勒徐州工廠),每年有上萬臺型號各異的挖掘機產品,從這個37萬平方米的廠房走向超190個國家和地區。
卡特彼勒是全球工程機械龍頭,產品包括礦用設備、非道路用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以及內燃電傳動機車等。
今年是卡特彼勒公司成立100周年。上世紀70年代,卡特彼勒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有約20家制造工廠,2個研發中心,2個物流和配送中心,本地員工達到1.2萬人以上。
目前,卡特彼勒已在中國培育了本土供應鏈,推動本土行業整體發展。據卡特彼勒工廠運營副總裁馬建平介紹,過去數十年來,卡特彼勒在中國的供應商已從最初的5家增加到今天的約700家,為卡特彼勒供應關鍵零部件。
卡特彼勒徐州工廠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經成為卡特彼勒在華的旗艦工廠,同時也是卡特彼勒全球生產基地中挖掘機型號覆蓋范圍最全面的一家。
卡特彼勒徐州工廠目前生產12-101噸全系列液壓挖掘機產品,覆蓋39種型號,包括主要參與到鐵路、管道運輸、機場等工程建設的Cat? 320挖掘機、新款國四Cat 355挖掘機,以及超大噸位挖掘機Cat 395等。
馬建平表示,卡特彼勒徐州工廠在成立之初,就以全球性制造基地作為定位。除主要服務的中國客戶外,該工廠的產品還銷往亞洲、澳洲、美洲、歐洲、非洲的國家和地區。

在全球走向低碳的背景下,卡特彼勒徐州工廠也在進行綠色環保轉型。例如,物料儲存區屋頂鋪設了光伏太陽能板,廠區內應用了新能源運輸卡車、新能源汽車等。
馬建平表示,許多企業最初可能認為綠色轉型投入巨大、回報有限,更多是出于社會責任和企業責任的考慮。但根據卡特彼勒徐州工廠的實際經驗看,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其既能滿足社會對綠色環保的要求,同時也實現了降本增效。
他舉例稱,卡特彼勒徐州工廠的廠房及物料倉庫均設立了太陽能發電系統。得益于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突破,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顯著降低,環保且投資回報率較高。徐州工廠也建立了儲能設施,將周末富余的電能儲存后加以利用。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雙贏案例——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又增強了企業競爭力?!瘪R建平說。

工程機械行業屬于強周期性行業,其周期性主要受下游房地產、基建、出口等需求變化以及自身設備更新周期等因素影響。
當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處于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下行周期。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1-2023年,國內主要制造企業挖掘機總銷量連年下滑,2024年有小幅回升。
馬建平對此表示:“行業低潮恰好是企業練內功、打基礎的時候,因為下一個浪潮一定會到來?!?/span>
他同時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挖掘機市場已經出現復蘇跡象。行業中10噸及以上噸位挖掘機市場呈現出積極態勢,不過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活躍水平。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國內共銷售挖掘機10.17萬臺,同比增長17.4%;其中國內銷量5.75萬臺,同比增長25.7%。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在6月12日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全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繼續呈現平穩運行、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