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作為國內“AI+制造”第一股的創新奇智(02121.HK),與全球頭部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之一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庫卡機器人)達成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創新奇智AInnoGC工業大模型,共同開發由工業大模型驅動的新一代智能工業機器人系統和適用于專業領域的機械臂,并在項目落地、市場拓展、渠道整合、品牌活動等方面開展合作。
6月17日,創新奇智向界面新聞表示,此次與庫卡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是公司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布局,雙方的合作能促進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
“與庫卡合作之后,我們的ChatRobot大腦能夠運行在世界一流的工業機器人本體上,有助于我們對ChatRobot進一步增益。”創新奇智說。
ChatRobot是創新奇智基于AInnoGC工業大模型技術平臺,將大模型技術與工業機器人融合,構建起的工業具身智能“大腦”。
創新奇智成立于2018年,由李開復旗下創新工場投資孵化,為國內企業級AI解決方案供應商和“AI+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下游細分應用領域包括鋼鐵冶金、面板半導體、3C高科技、汽車裝備、能源電力、食品飲料&新材料、智造實訓等。
創新奇智的發展策略是“一模一體兩翼”,即以自研的AInnoGC工業大模型為技術基礎,以AI智能體作為驅動,布局工業軟件與工業機器人兩大應用領域。
人工智能賦能工業機器人已不是新鮮話題。近年來AI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其得到進一步重視,并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據高工機器人統計,ABB、埃夫特、新時達、拓斯達、天機等企業均表示,2025年將進一步加快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向界面新聞稱,工業智能大模型+機器人的淺層理解,就是當下講得比較多的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相當于通過大模型賦予機器人大腦,使得機器人實現智能化提升。
盧瀚宸表示:“從這個角度去看,它能夠改變以往傳統機器人只能重復、按照指令作業的模式,可以適應一些柔性化的生產,以及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難度較高的作業場景。”
創新奇智向界面新聞介紹稱,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化轉型中,創新奇智充當的角色便是工業機器人的“大腦”,這個大腦都夠與庫卡等多家機器人本體廠商兼容。
創新奇智指出,相較于傳統的工業設備,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產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經濟效益顯著等眾多優勢。該公司認為,智能工業機器人將在制造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盧瀚宸看來,智能工業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之間并非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他指出,傳統及工業機器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穩定性好的優勢,目前有很多場景更適合使用傳統工業機器人。傳統工業機器人無法滿足的場景需求,則是智能工業機器人未來應用的空間和場景。
創新奇智已是“AI+制造”領域的老玩家。其在2022年初以國內“AI+制造”第一股的身份登陸港交所。
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顯示,目前創新奇智位列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份額第三、中國機器學習平臺市場份額第四、中國AI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第一、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份額第七。
截至目前,創新奇智尚未實現盈利。
2021-2024年,該公司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42億元、1.38億元、1.54億元及1.17億元。
創新奇智在年報中表示,其大力投資研發,短期內或對盈利能力及經營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亦未必實現預期結果。該公司曾在招股書中指出,其自成立以來的研發開支持續增加,且預計這種增勢將延續。
去年,創新奇智研發開支為3.55億元,同比減少了21.1%,“主要由于研發效率的提升,以及公司對研發開支的有效管控。”創新奇智在年報中稱。
創新奇智向界面新聞表示,大模型加持的智能工業機器人仍處于應用早期階段,市場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創新奇智會持續發揮在‘AI+制造’領域積累的經驗優勢,把工業機器人作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途徑,力爭成為面向制造領域智能工業機器人頭部企業。”創新奇智說。
截至6月18日午間收盤,創新奇智股價報5.69港元,下跌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