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隨著IPO受理數量逐步增加,消費類企業開始出現在投資者視野。
繼中金公司保薦的陜西旅游發布招股說明書,國融證券保薦的百菲乳業也出現在上交所新受理名單,欲登陸主板。
界面新聞留意到,該公司近年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喜人,招股說明書顯示,增長率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一。公司奶源自給率偏低,超9成生鮮乳需外購,因此此次募投項目之一,正是為了提升奶源自給率,不過目前項目尚在辦理環評手續中,有待進一步落地。
上市路坎坷
百菲乳業在資本市場已探索多年。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8年,百菲乳業便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當時名稱還是“廣西百強水牛奶業股份有限公司”,后變更為“廣西百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百菲乳業選擇終止掛牌。
2023年6月21日,百菲乳業與國融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公司將目光投向了滬市主板。
2024年6月28日,百菲乳業重新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代碼是874376。
2024年8月14日,輔導機構在輔導監管系統中,將擬申報板塊變更為北交所。2024年11月29日,廣西證監局完成輔導工作的驗收,有效期一年。
沒想到,完成驗收工作后僅僅半個月,2024年12月13日,百菲乳業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請,理由是“綜合考慮公司戰略發展規劃”。
2025年6月13日,公司IPO終于獲得了滬市主板受理。

公開資料顯示,百菲乳業主要從事乳制品和含乳飲料的研產銷,產品包括以生水牛乳、生牛乳為主要原料的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巴氏殺菌乳和含乳飲料等。公司總部坐落于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當地擁有“中國奶水牛之鄉”的稱號。
水牛奶是除牛奶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奶源,占比長期維持在15%以上。廣西水牛研究所相關資料顯示,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水牛奶主產區,商品水牛奶產量占全國60%,2023年,廣西奶水牛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50億元。

百菲乳業旗下品牌“百菲酪”,合作的經銷商超過1000家,覆蓋全國近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產品銷售渠道覆蓋傳統商超、連鎖便利店、生鮮水果店等。新興渠道方面,公司布局了如盒馬鮮生、零食很忙、零食有鳴、美團優選、樸樸超市、小象超市等。
百菲乳業近年來業績增勢驚人,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規模分別為14.23億元和3億元,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34.98%,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61.14%。據招股說明書,這兩個數據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排位第一。根據中國奶業協會出具的證明,公司水牛乳制品銷量位列全國前三。


超9成生水牛乳奶源外購,自給率低
水牛奶與人們熟知的乳用牛(荷斯坦奶牛)產的奶不同,是由水牛產出的奶。百菲乳業的生鮮乳,來源于養殖合作社、專業牧場和自有牧場。
百菲乳業生水牛乳的自給率較低, 這些年規模不斷擴大,主要得益于穩定原材料的采購。數據顯示,2022年時百菲乳業的生鮮乳100%來自外購,經過產業鏈布局后,2024年外購生鮮乳占比94.95%,自產生鮮乳占比5.05%。

結合百菲乳業的產品售價波動及采購原材料價格波動看,生鮮乳近年來市場價格維持低位,筑起了公司40.39%的毛利率高地,超過了毛利率為37.85%的陽光乳業(001318.SZ),以及伊利股份(600887.SH)的33.88%等。


公司產品售價總體呈下降趨勢,對此百菲乳業表示系“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公司對產品出廠價格調整、促銷返利活動增多所致”。原材料方面,則是因為2020年以來,荷斯坦牛養殖行業進入到投資快速增長期,到2023年時我國生牛乳產量增長到4197萬噸,生牛乳市場呈現階段性供過于求。2024年生鮮乳市場則延續了2023年的市場態勢。
不過根據說明書的描述,近年來市場對水牛乳產品的需求的大幅增加的,2023年生水牛乳的市場交易價格較2022年是小幅上升的,2024年市場價格也持續上漲。
整體來看,水牛奶奶源供應緊張。有數據顯示,我國雜交奶水牛年單產在2.5噸左右,而荷斯坦奶牛年單產可達9噸以上,單產差距明顯;再加上地域限制、存欄量低等因素,短期內難以大量增加奶源供應,因此階段性奶源供應緊張仍是制約水牛乳制品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布局奶源,募投還在環評中
關于奶源供應這一問題,“國內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團(002329.SZ)給了一種解決方案。
皇氏集團2024年成功自巴基斯坦引入高產奶水牛種源,完成了1萬枚巴基斯坦優質尼里拉菲水胚胎進口,打破國內奶水牛種質資源60多年來未獲得有效更新的困局。
此次,百菲乳業計劃募資是4.97億元,其中有3.74億元投入“奶水牛智慧牧場建設項目”,剩下的投入“營銷網絡建設和品牌推廣項目”。公司表示在募資到位前,公司會自籌資金先行投入。

其中的“奶水牛智慧牧場建設項目”,便是百菲乳業提高水牛乳奶源自給率的布局。據悉,該項目建設期4年,擬引進5000頭優質的奶水牛,并購置先進的智能化養殖設備和軟件系統。界面新聞還留意到,上述“奶水牛智慧牧場建設項目”目前“環評手續正在辦理中”。
目前看,百菲乳業的產能利用率并未頂格,2024年產能為14.39萬噸,產量10.78萬噸,利用率74.88%。2024年公司銷量10.54萬噸,產銷率97.77%,該數據倒是常年保持高位。從利用率來看,后續待奶源新增,公司仍有潛力可挖。

另外,界面新聞也注意到,“國內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團(002329.SZ)近年來的表現不濟,2024年營業收入20.46億元,同比下滑29.21%,凈利潤-6.81億元,同比下滑1110.73%,其毛利率24.41%,也是遠低于百菲乳業的。如果看扣非后凈利潤,皇氏集團2020年至2024年已連續虧了5年。
有皇氏集團作參考,那么,百菲乳業是否保持穩定高速成長,此后問詢環節或將成為監管層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