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川觀新聞 陳松
日前,成都東風商貿廣場有限公司(下稱“東風商貿”)100%股權在阿里資產拍賣平臺上架,該公司核心資產為位于錦江區總府路的商業建筑——春熙坊。
開業已近12年的春熙坊,為何走上了拍賣臺?6月22日,離拍賣時間還有16天,川觀新聞記者來到位于總府路29號的春熙坊進行探訪。
“只聽說過春熙路,沒聽過春熙坊”
6月22日晚,驟雨初停,總府路霓虹閃爍,鱗次櫛比的商鋪和餐館內,人流如織。
春熙坊地處春熙路商圈核心區,對面有歷史悠久的春熙路,毗鄰太古里、IFS國際金融中心。與周圍的熱鬧景象相比,春熙坊顯得有些冷清。
19時許,正是用餐的晚高峰時間,這條仿古街卻幾乎沒什么人。數十家餐飲商家,有擔擔面、樂山蹺腳牛肉、達州特色砂鍋等,稀稀拉拉坐著一些食客,生意最好的“嗨江湖老火鍋”,有五六桌客人就餐。部分餐飲店已關門沒有營業,“**鴨脖”的店面卷簾門上貼著“旺鋪轉讓”。

春熙坊開有兩家仿古客棧,記者向其中一家“老成都客棧”前臺詢問房價,得知“有窗的標準間130元一天”。這在寸土寸金的春熙路商圈算相當親民的價格,但入住率并不高,“今晚還剩許多房間。”前臺說。
春熙坊外,操著全國各地口音的觀光客摩肩接踵。來自武漢的旅行團游客蘇先生告訴記者,“只聽說過春熙路,沒聽過春熙坊”。
日均接待游客3萬人,輝煌已成昨日
作為“成都游必打卡景點之一”,日均接待游客3萬人的標志性景點,春熙坊的輝煌已成過去。
春熙坊是總府路的地標之一,頗具歷史文化底蘊。其前身為清代的昌福館街,在當時便是成都的核心商業街區。據《成都街巷志》,昌福館街素有“銀匠一條街”“美食之街”之稱,街上匯聚了各類珠寶、玉器、金銀配飾店以及客棧、茶樓等,同時也是四川歷史上第一個綜合性的商貿娛樂場所。
成都春熙坊自2013年開業以來,經營方向歷經多次調整,其演變邏輯可歸結為市場需求變化、文化定位深化、外部環境壓力等多重因素的動態博弈。
2013年9月,春熙坊首個開業的“唐宋美食街”定位為還原老成都“昌福館街”美食文化。開街后迅速成為熱門景點,匯集擔擔面、麻婆豆腐等川味小吃及國際餐飲,并設川劇變臉表演。

第二年,新增“老成都三條巷”(招財巷、進寶巷、淘寶巷),引入古玩、銀器、書畫等民俗商業,并首創夜間營業模式(至22:30)。開街的新奇帶來人流如潮。
2019年四川省啟動步行街升級計劃,培育國家級和省級示范街區,春熙坊作為“成都特色商業街”和“文化地標”,通過業態創新爭取資源傾斜。但新冠疫情導致客流斷崖下跌,2023年4月重開,管理方重點布局抗風險業態,力求以“市井煙火氣+年輕業態”組合破局,增加脫口秀、私人影院等室內項目,強化本地消費,減少依賴游客。另外,以“網紅打卡地”定位吸引社交平臺傳播,如賽車學院、音樂工作室等,力求通過數字營銷賦能。
但從走上拍賣臺的境遇來看,這些措施效果并不明顯。
7月8日正式拍賣,約0.5折起拍
阿里資產拍賣平臺顯示,本次拍賣將在7月8日上午10點至7月9日上午10點進行。截至記者發稿,該場拍賣吸引了468人設置提醒,超11549次圍觀。
東風商貿名下資產春熙坊為臨街商鋪,土地使用面積為3763.50平方米,使用年限至2039年6月;建筑面積為15327平方米,共有七層,其中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目前春熙坊處于出租狀態,年租金為456萬元。據春熙坊咨詢處工作人員介紹,456萬元的年租金僅計算了負一層、一層和二層實際收到的租金。三至六層有酒店在使用,但是暫未收到相關租賃合同和租金流水單,所以沒有納入計算。

此外,拍賣公告提醒,春熙坊名下有一筆負債。目前春熙坊在工商銀行抵押,資產處于查封狀態,截至目前本息等費用共計約1.15億元。
至于債務償還方面,公告表示,買受人拍賣成功后,資金進行阿里平臺或公證處資金監管。款項監管完畢2個月內,東風商貿自行解決償還公司名下資產所有債務,并啟動股權轉讓。
業內人士分析,低價起拍可能為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競逐,而最終成交價將取決于市場對春熙坊未來價值的判斷。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