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資產的投資價值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在上海舉辦的摩根大通第二十一屆全球中國峰會,參會人數比2024年翻了一番,中國先進制造核心資產和醫藥等分論壇一票難求。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目前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投資敞口仍然較低,但隨著尋求加大投資組合多元化的趨勢加強,國際投資者開始擔心錯過中國的科技進步紅利,對中國股票的配置意愿已經明顯加強。
據摩根士丹利指出,在MSCI新興市場基準指數中,中國股票的權重為29%,但全球投資者實際配置的比例僅為26.6%,存在高達2.4個百分點的差距。這一配置差距是近年來觀察到的最大值,意味著外資對中國資產的增配空間仍然非常可觀。
國際資金曾一度擔憂中國在高端科技領域的競爭力,但事實證明,中國在以DeepSeek、電動汽車和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這些進步正在成為吸引全球投資者關注的關鍵驅動力,也讓國際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資產的潛在價值。
展望未來,投資中國的核心邏輯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投資者意識到,投資中國正從宏觀層面轉向微觀層面,關注企業創新力、競爭力和股東回報率等微觀層面的質量因素。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資產的投資機會正變得越來越清晰。未來增配中國資產不僅是趨勢,更可能成為全球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重要一環。泉果基金也在密切關注外資回流中國市場這一趨勢,為投資者挖掘其中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