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高清无码中文字幕综合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分类视频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青青草欧美,亚洲精品黑牛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閱讀:

大廠148億美金豪購AI公司,只為挖一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大廠148億美金豪購AI公司,只為挖一人

贏家未定,賭注卻已鋪天蓋地——這是AI時代真正的前夜。

文|融中財經

在元宇宙受挫后,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再度揮舞支票,目標直指AI版圖。

6月13日,Meta宣布豪擲約148億美元拿下獨角獸Scale AI 49%的股權,一舉讓Scale的估值沖到290億美元,同時把28歲的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 招致麾下。

6月19日,扎克伯格醞釀斥資10億美元入股風投基金NFDG,招攬其合伙人——兩位硅谷最炙手可熱的AI投資人奈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和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s)入伙。

同時,扎克伯格在短短一周內已成功從OpenAI挖走7名核心技術骨干,其專業領域覆蓋模型架構、多模態算法及算力優化等關鍵方向。據OpenAI創始人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提及的“1人1億美金簽約獎金”標準估算,Meta此次挖角這7名OpenAI員工的總花費可能接近7億美元。

6月28日,Meta又被爆正與阿波羅全球管理(Apollo)、KKR、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凱雷集團(Carlyle)等私募信貸巨頭展開融資洽談,計劃通過30 億美元股權融資及260 億美元債務融資的組合,募集總計290 億美元資金,專項用于人工智能業務的擴張計劃。

此次融資規模創下了AI 領域融資的新紀錄,參與方多是全球管理規模超千億美元的私募資本巨頭——這一豪華資本陣容凸顯了市場對Meta AI 戰略的信心。

他到底要做怎樣的AI布局?

“豪購”Scale AI,148億美元只為一人?

Scale AI是一家主攻數據標注與AI服務的獨角獸,2024年營收約8.7億美元。

Meta以148億美元獲取人工智能初創公司Scale AI 49%股權的交易被外媒形容為“史上最貴的招募”——扎克伯格花百億美元換來近半數股權,但不擁有股票控制權,只圖將28歲的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和他的核心團隊收編。

為什么亞歷山大·王和他的團隊這么值錢?

一方面,Scale AI掌握著大量高質量AI訓練數據和標注能力,這是打造超級智能AI模型(Superintelligence)的關鍵燃料。另一方面,亞歷山大·王被視為AI領域的“明日之星”——扎克伯格想讓其領導Meta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

顯然,扎克伯格看重的是亞歷山大·王在AI模型訓練和數據領域的經驗,以及他在業界的人才號召力。“數據+人才”的組合,讓Scale AI成為Meta在AI軍備競賽中的戰略資產。

這筆天價收購也引發了行業震動。

OpenAI隨即宣布終止與Scale AI的合作,Google也被傳洽談多家Scale AI的競爭對手,考慮不再使用Scale AI的數據服務。Meta的大手筆讓競爭對手提高了警惕,生怕自己的AI數據經由Meta處理。

不過Scale AI方面表態不會因Meta入股而泄露客戶的機密信息,創始人亞歷山大·王本人加入Meta后也將不再參與Scale AI的日常運營。盡管如此,隨著OpenAI和Google等大客戶出于避嫌紛紛另尋他家,Scale AI或將被迫調整業務方向。扎克伯格愿意承擔這些風險,可見他對拿下亞歷山大·王和Scale AI數據資源的執著。

“扎克伯格聯盟”的超智野心

扎克伯格收購Scale AI僅僅是開局。6月19日,又有消息稱扎克伯格計劃再砸超10億美元招攬硅谷AI投資雙子星:代碼數據庫GitHub 的前CEO奈特·弗里德曼和27歲的前蘋果高管、Y-Combinator合伙人、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丹尼爾·格羅斯。

他們是知名AI風投基金NFDG的合伙人,該基金押注了Character.AI、Perplexity、Weights &Biases、Safe Superintelligence等一系列頂尖AI公司,同時也投資過支付公司Stripe、已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今年剛上市的GPU云計算提供商Coreweave和云端在線設計公司Figma等。

據悉,Meta正在洽談收購部分NFDG基金的股權,讓弗里德曼和格羅斯以高管身份加盟Meta。如果成功,Meta不僅“一箭雙雕”獲得兩位AI高手,還將間接持有多個明星AI初創公司的股權,戰略意義重大。

若交易完成,這兩位重量級的AI大咖將和亞歷山大·王一起組建Meta的“超級智能”團隊。“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這個名字表明了Meta試圖在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占據先手,不僅要掌握“訓練數據+推理路徑”的基礎設施,還要建立起從模型架構、算力部署、數據閉環到商業場景的整套體系。

Superintelligence團隊的成立,正是這一宏大戰略的起點:以規模化的數據資產(Scale AI的數據庫)、頂尖研究團隊(OpenAI/ NFDG挖來的研發人員)和自有社交平臺流量為支點,打造一個能夠進化、自主學習、并最終接近通用智能能力的Meta版AGI原型。它不一定要先實現“人類水平”的智力,但必須能在真實業務場景中跑起來、賺到錢、不斷優化,并且只服務Meta自己——這,才是扎克伯格想要的超級智能。

有消息稱,扎克伯格將給予新團隊幾乎不設上限的資源支持。OpenAI的CEO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近期在播客中透露,Meta為挖角OpenAI員工,開出了高達1億美元(超7億人民幣)的簽約獎金和更高的年薪。除了OpenAI,扎克伯格也試圖從谷歌挖人到Meta。更有報道稱,他在Whatsapp上私聊了百位頂尖AI研究人員,試圖聘請他們來Meta工作。

盡管遭到了很多拒絕,但在6月26日,多家權威外媒報道:OpenAI蘇黎世團隊的三大研究員Lucas Beyer, 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被挖角成功,即將跳槽到Meta的“超級智能”團隊。

僅隔兩日,市場再度曝出Meta成功挖角OpenAI四位核心技術骨干的消息。此次被挖角的包括ChatGPT各版本核心研究員Jiahui Yu、模型架構主創Hongyu Ren、關鍵技術貢獻者Shengjia Zhao,以及多模態模型訓練團隊負責人Shuchao Bi——這四位華人均為OpenAI內部公認的核心技術人員。

在連續流失7名核心員工后,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透露:OpenAI管理層正在展開研討,計劃通過系統性調整薪酬體系并增設專項財務補償機制留住人才。

扎克伯格正在組建一支“AI夢之隊”來重塑Meta的AI版圖——這種大手筆讓人回想起他2021年押注元宇宙時的豪邁場景。盡管當年的元宇宙投入一度被質疑燒錢無果,但這次在AI領域的豪賭,對Meta來說或許沒那么“任性”,畢竟Meta當前超出1.7萬億美元的市值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寄托在AI成功的預期上。

財報數字透露野心

扎克伯格之所以如此孤注一擲押注AI,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相信AI將決定Meta的未來。財報顯示,Meta已將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上調至640億-720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期的600億-650億美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升級改造數據中心以支持AI計算。

或許這樣的投入正在產生效果: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扎克伯格提到,Meta旗下的社交軟件,如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系列應用中,使用Meta AI助手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有10億。

財大氣粗的Meta有實力支撐扎克伯格的豪賭。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Meta營收同比增長16%至423.14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5%至166.44億美元。

除了AI外,Meta也有其他業務托底。作為全球社交軟件巨頭,Meta的核心廣告業務仍是營收主力。前不久,Meta打破了先前的承諾,給Whatsapp引入廣告功能。據Morgan Stanley分析,Whatsapp廣告年營收可能達到30-50億美元,在更樂觀的情況下,其年營收有望突破60億美元。

2022-2023年間,Meta曾大幅裁員2.1萬人,并削減非核心業務預算,重組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s,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提升凈利潤率。AI的研發需要持續的高額投入。若Meta的凈利潤大幅增長,確實能為其在AI領域的“豪賭”提供資金支持。

巨頭為何搶購AI公司?

扎克伯格的焦慮不無原因。當前生成式AI領域群雄逐鹿,競爭異常激烈。OpenAI憑借ChatGPT一騎絕塵,谷歌依托旗下DeepMind和Gemini新模型虎視眈眈。Meta雖然在Llama系列上取得了一定聲量,但在商用落地上似乎落后半步。這讓視OpenAI為頭號競爭對手的扎克伯格有種“不能再等”的緊迫感。

Meta的大動作也逼迫其他巨頭加快布局。據彭博社報道,蘋果高管已在內部討論出手收購Perplexity AI,一款備受歡迎的AI問答搜索引擎,今年融資估值據稱高達140億美元。如果蘋果真以這一價碼收購,將成為其史上最大手筆的收購案。盡管收購未必會成功,但蘋果也有可能嘗試與Perplexity洽談技術合作,將其對話式搜索能力融入Siri或Safari。

其實,Meta比蘋果更早相中了Perplexity。據報道稱,在投資Scale AI之前,Meta就曾與Perplexity接洽收購事宜,但雙方談判最終無果而終。Meta還曾嘗試收購由OpenAI前員工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創立的AI初創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并挖角蘇茨克維。雖然此舉并未成功,但扎克伯格轉而盯上了其公司的CEO丹尼爾·格羅斯。

在當下這個AI創業潮中,占據優勢地位的創業者更傾向于掌控獨立發展的節奏,而非倉促選擇被巨頭收購。因此,Meta退而求其次,選擇通過入股+高新挖人,變相收編資源——比如收購Scale AI近半股權、入股NFDG基金等,既繞開了直接收購可能遇到的監管阻礙,也以更靈活的形式鎖定了人才和技術。

除了Meta和蘋果,微軟和谷歌也早已在AI投資上押注:微軟斥資數百億美元與OpenAI深度綁定,獨家使用其技術,并成為OpenAI最大股東,盡管最近The Information報道稱微軟與OpenAI因100億美元協議中的AGI條款產生分歧——2019年的條款稱若OpenAI宣布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有權切斷微軟對其AI模型的訪問權限,從而影響到微軟對AI技術的獨家使用權。原先這種AGI設想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如今OpenAI卻暗示它有望在不久之后達到這個目標。

微軟的大對家谷歌推出了大模型Gemini,早前就布局投資了OpenAI的勁敵Anthropic,并將其大模型引入自家云服務。由于與微軟產生分歧,OpenAI似乎也打算將原本與微軟合作的部分轉移到谷歌,近期與谷歌達成了一項新的云服務協議。

亞馬遜也不甘落后,于去年與Anthropic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投入總計達40億美元,換取少數股權并使Anthropic在其云計算部門AWS上研發部署其模型。

與此同時,英偉達(Nvidia)也于近日宣布聘用生成式AI初創公司Nexusflow的兩位創始人——華人博士朱邦華與焦劍濤,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領域,展開技術研發。

這些巨頭無一不是通過投資、并購或合作來獲得AI初創公司的紅利和人才。一場圍繞AI“最強大腦”的軍備競賽在科技巨頭間全面打響。

這種競逐背后,是AI技術可能重塑科技產業格局的共識。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有望催生全新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機會,比如更智能的搜索、更逼真的內容創作、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等等。如果錯過這波浪潮,巨頭們未來可能在核心業務上遭遇顛覆者的挑戰。因此,各大科技公司現在都在“招兵買馬”:要么內部培養AI團隊,要么通過收購迅速搭建班底。

什么樣的AI公司最具吸引力?

一是底層技術型,掌握頂尖AI模型研發能力或算力/數據優勢的公司,如OpenAI、Anthropic、Scale AI。

二是應用產品型,即已經打造出爆款AI產品或平臺的公司,如擁有數千萬用戶的Perplexity AI,主打AI聊天機器人的Character.AI等。

前者可以填補技術短板,后者則帶來現成的用戶和場景。

中國科技巨頭的 “超級智能”戰役

扎克伯格在硅谷瘋狂搶人、搶公司,中國的科技巨頭們也沒有停止押注手中的籌碼。

阿里、騰訊、百度、字節、華為,正以前所未有的節奏全線加碼AI。他們在底層算力、模型研發、應用產品三個層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閉環生態”。

今年二月,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云和AI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目前中國民企中最大規模的AI押注。其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已全面落地搜索、淘寶、釘釘等產品線,并與釘釘打通,成為To B場景應用的核心底座。與此同時,阿里還投資了Moonshot AI,并為優酷接入MiniMax。

騰訊雖作風低調,卻在技術研發上持續重倉。2024 年其研發投入達706.9 億元,在國內互聯網上市公司中保持領先。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已深度融入核心業務場景:QQ 的智能交互系統接入模型能力,實現多輪對話情感分析;廣告業務依托模型打造“妙思” 創意平臺,將單條廣告素材生成時間從2 小時壓縮至5 分鐘;游戲場景中,部分項目的NPC 對話邏輯已由模型驅動優化。同時,它在新加坡等地也增設了技術投資團隊,重點關注AI 驅動的交互式內容產品,探索類似Perplexity 的創新模式。

百度則走出一條更偏“技術+商業化”路線。其文心大模型和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已構成自主可控的模型體系。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42%,AI收入已占到整體營收近三分之一。大模型不僅支撐起百度搜索和地圖類產品,還拓展到政企端,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一環。

而字節跳動憑借C端應用起家,正在加快追趕。其AI助手“豆包”已接入抖音、飛書、番茄小說等核心應用,在中文內容生成和語音交互方面優勢明顯。據外媒報道,字節今年AI相關投入將超1000億元人民幣。此外,字節還在硅谷設立了專項招聘團隊與OpenAI 爭奪頂尖算法工程師。

中國廠商也正加速破解算力困局。這場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模型的國產替代潮,正在為中國AI產業構建更穩固的自主護城河。

在未來這場關于AGI、“超級智能”的全球競賽中,不只扎克伯格在下大棋,中國的大廠們也已悄然布下整盤棋局。

結語

如今,AI競爭正全面進入“燒錢”階段。Meta、Google、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無一缺席,都在“搶人、搶公司、搶時間”。但現實是:目前AI技術落地尚未形成穩定收入,尤其生成式AI的變現模式仍在測試階段。

在這一背景下,人才成本成了最鋒利也是最脆弱的戰線——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已經成為戰場標配。然而,當技術尚在研發、商業路徑尚未明確,“人才先炒價”的現象凸顯泡沫風險。

AI還沒真正賺到錢,但這一輪人才爭奪戰已經告訴我們:當AI成為未來幾十年核心引擎,不管Meta這盤“超級智能”棋能否成功,中國與美國的大廠都已開始用資金砸出邊界,也正冒著高溢價獵“超級大腦”的泡沫風險。

贏家未定,賭注卻已鋪天蓋地——這是AI時代真正的前夜。

 

來源:元素elements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馬克?扎克伯格

  • 瘋狂挖人的扎克伯格推“超級智能”計劃,11名核心AI人才曝光
  • AI早報 | 百度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扎克伯格宣布Meta“超級智能”計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大廠148億美金豪購AI公司,只為挖一人

贏家未定,賭注卻已鋪天蓋地——這是AI時代真正的前夜。

文|融中財經

在元宇宙受挫后,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再度揮舞支票,目標直指AI版圖。

6月13日,Meta宣布豪擲約148億美元拿下獨角獸Scale AI 49%的股權,一舉讓Scale的估值沖到290億美元,同時把28歲的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 招致麾下。

6月19日,扎克伯格醞釀斥資10億美元入股風投基金NFDG,招攬其合伙人——兩位硅谷最炙手可熱的AI投資人奈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和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s)入伙。

同時,扎克伯格在短短一周內已成功從OpenAI挖走7名核心技術骨干,其專業領域覆蓋模型架構、多模態算法及算力優化等關鍵方向。據OpenAI創始人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提及的“1人1億美金簽約獎金”標準估算,Meta此次挖角這7名OpenAI員工的總花費可能接近7億美元。

6月28日,Meta又被爆正與阿波羅全球管理(Apollo)、KKR、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凱雷集團(Carlyle)等私募信貸巨頭展開融資洽談,計劃通過30 億美元股權融資及260 億美元債務融資的組合,募集總計290 億美元資金,專項用于人工智能業務的擴張計劃。

此次融資規模創下了AI 領域融資的新紀錄,參與方多是全球管理規模超千億美元的私募資本巨頭——這一豪華資本陣容凸顯了市場對Meta AI 戰略的信心。

他到底要做怎樣的AI布局?

“豪購”Scale AI,148億美元只為一人?

Scale AI是一家主攻數據標注與AI服務的獨角獸,2024年營收約8.7億美元。

Meta以148億美元獲取人工智能初創公司Scale AI 49%股權的交易被外媒形容為“史上最貴的招募”——扎克伯格花百億美元換來近半數股權,但不擁有股票控制權,只圖將28歲的Scale AI創始人亞歷山大·王和他的核心團隊收編。

為什么亞歷山大·王和他的團隊這么值錢?

一方面,Scale AI掌握著大量高質量AI訓練數據和標注能力,這是打造超級智能AI模型(Superintelligence)的關鍵燃料。另一方面,亞歷山大·王被視為AI領域的“明日之星”——扎克伯格想讓其領導Meta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

顯然,扎克伯格看重的是亞歷山大·王在AI模型訓練和數據領域的經驗,以及他在業界的人才號召力。“數據+人才”的組合,讓Scale AI成為Meta在AI軍備競賽中的戰略資產。

這筆天價收購也引發了行業震動。

OpenAI隨即宣布終止與Scale AI的合作,Google也被傳洽談多家Scale AI的競爭對手,考慮不再使用Scale AI的數據服務。Meta的大手筆讓競爭對手提高了警惕,生怕自己的AI數據經由Meta處理。

不過Scale AI方面表態不會因Meta入股而泄露客戶的機密信息,創始人亞歷山大·王本人加入Meta后也將不再參與Scale AI的日常運營。盡管如此,隨著OpenAI和Google等大客戶出于避嫌紛紛另尋他家,Scale AI或將被迫調整業務方向。扎克伯格愿意承擔這些風險,可見他對拿下亞歷山大·王和Scale AI數據資源的執著。

“扎克伯格聯盟”的超智野心

扎克伯格收購Scale AI僅僅是開局。6月19日,又有消息稱扎克伯格計劃再砸超10億美元招攬硅谷AI投資雙子星:代碼數據庫GitHub 的前CEO奈特·弗里德曼和27歲的前蘋果高管、Y-Combinator合伙人、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丹尼爾·格羅斯。

他們是知名AI風投基金NFDG的合伙人,該基金押注了Character.AI、Perplexity、Weights &Biases、Safe Superintelligence等一系列頂尖AI公司,同時也投資過支付公司Stripe、已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今年剛上市的GPU云計算提供商Coreweave和云端在線設計公司Figma等。

據悉,Meta正在洽談收購部分NFDG基金的股權,讓弗里德曼和格羅斯以高管身份加盟Meta。如果成功,Meta不僅“一箭雙雕”獲得兩位AI高手,還將間接持有多個明星AI初創公司的股權,戰略意義重大。

若交易完成,這兩位重量級的AI大咖將和亞歷山大·王一起組建Meta的“超級智能”團隊。“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這個名字表明了Meta試圖在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占據先手,不僅要掌握“訓練數據+推理路徑”的基礎設施,還要建立起從模型架構、算力部署、數據閉環到商業場景的整套體系。

Superintelligence團隊的成立,正是這一宏大戰略的起點:以規模化的數據資產(Scale AI的數據庫)、頂尖研究團隊(OpenAI/ NFDG挖來的研發人員)和自有社交平臺流量為支點,打造一個能夠進化、自主學習、并最終接近通用智能能力的Meta版AGI原型。它不一定要先實現“人類水平”的智力,但必須能在真實業務場景中跑起來、賺到錢、不斷優化,并且只服務Meta自己——這,才是扎克伯格想要的超級智能。

有消息稱,扎克伯格將給予新團隊幾乎不設上限的資源支持。OpenAI的CEO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近期在播客中透露,Meta為挖角OpenAI員工,開出了高達1億美元(超7億人民幣)的簽約獎金和更高的年薪。除了OpenAI,扎克伯格也試圖從谷歌挖人到Meta。更有報道稱,他在Whatsapp上私聊了百位頂尖AI研究人員,試圖聘請他們來Meta工作。

盡管遭到了很多拒絕,但在6月26日,多家權威外媒報道:OpenAI蘇黎世團隊的三大研究員Lucas Beyer, 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被挖角成功,即將跳槽到Meta的“超級智能”團隊。

僅隔兩日,市場再度曝出Meta成功挖角OpenAI四位核心技術骨干的消息。此次被挖角的包括ChatGPT各版本核心研究員Jiahui Yu、模型架構主創Hongyu Ren、關鍵技術貢獻者Shengjia Zhao,以及多模態模型訓練團隊負責人Shuchao Bi——這四位華人均為OpenAI內部公認的核心技術人員。

在連續流失7名核心員工后,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透露:OpenAI管理層正在展開研討,計劃通過系統性調整薪酬體系并增設專項財務補償機制留住人才。

扎克伯格正在組建一支“AI夢之隊”來重塑Meta的AI版圖——這種大手筆讓人回想起他2021年押注元宇宙時的豪邁場景。盡管當年的元宇宙投入一度被質疑燒錢無果,但這次在AI領域的豪賭,對Meta來說或許沒那么“任性”,畢竟Meta當前超出1.7萬億美元的市值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寄托在AI成功的預期上。

財報數字透露野心

扎克伯格之所以如此孤注一擲押注AI,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相信AI將決定Meta的未來。財報顯示,Meta已將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上調至640億-720億美元,高于此前預期的600億-650億美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升級改造數據中心以支持AI計算。

或許這樣的投入正在產生效果: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扎克伯格提到,Meta旗下的社交軟件,如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系列應用中,使用Meta AI助手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已有10億。

財大氣粗的Meta有實力支撐扎克伯格的豪賭。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Meta營收同比增長16%至423.14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5%至166.44億美元。

除了AI外,Meta也有其他業務托底。作為全球社交軟件巨頭,Meta的核心廣告業務仍是營收主力。前不久,Meta打破了先前的承諾,給Whatsapp引入廣告功能。據Morgan Stanley分析,Whatsapp廣告年營收可能達到30-50億美元,在更樂觀的情況下,其年營收有望突破60億美元。

2022-2023年間,Meta曾大幅裁員2.1萬人,并削減非核心業務預算,重組元宇宙部門Reality Labs,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提升凈利潤率。AI的研發需要持續的高額投入。若Meta的凈利潤大幅增長,確實能為其在AI領域的“豪賭”提供資金支持。

巨頭為何搶購AI公司?

扎克伯格的焦慮不無原因。當前生成式AI領域群雄逐鹿,競爭異常激烈。OpenAI憑借ChatGPT一騎絕塵,谷歌依托旗下DeepMind和Gemini新模型虎視眈眈。Meta雖然在Llama系列上取得了一定聲量,但在商用落地上似乎落后半步。這讓視OpenAI為頭號競爭對手的扎克伯格有種“不能再等”的緊迫感。

Meta的大動作也逼迫其他巨頭加快布局。據彭博社報道,蘋果高管已在內部討論出手收購Perplexity AI,一款備受歡迎的AI問答搜索引擎,今年融資估值據稱高達140億美元。如果蘋果真以這一價碼收購,將成為其史上最大手筆的收購案。盡管收購未必會成功,但蘋果也有可能嘗試與Perplexity洽談技術合作,將其對話式搜索能力融入Siri或Safari。

其實,Meta比蘋果更早相中了Perplexity。據報道稱,在投資Scale AI之前,Meta就曾與Perplexity接洽收購事宜,但雙方談判最終無果而終。Meta還曾嘗試收購由OpenAI前員工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創立的AI初創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并挖角蘇茨克維。雖然此舉并未成功,但扎克伯格轉而盯上了其公司的CEO丹尼爾·格羅斯。

在當下這個AI創業潮中,占據優勢地位的創業者更傾向于掌控獨立發展的節奏,而非倉促選擇被巨頭收購。因此,Meta退而求其次,選擇通過入股+高新挖人,變相收編資源——比如收購Scale AI近半股權、入股NFDG基金等,既繞開了直接收購可能遇到的監管阻礙,也以更靈活的形式鎖定了人才和技術。

除了Meta和蘋果,微軟和谷歌也早已在AI投資上押注:微軟斥資數百億美元與OpenAI深度綁定,獨家使用其技術,并成為OpenAI最大股東,盡管最近The Information報道稱微軟與OpenAI因100億美元協議中的AGI條款產生分歧——2019年的條款稱若OpenAI宣布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有權切斷微軟對其AI模型的訪問權限,從而影響到微軟對AI技術的獨家使用權。原先這種AGI設想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如今OpenAI卻暗示它有望在不久之后達到這個目標。

微軟的大對家谷歌推出了大模型Gemini,早前就布局投資了OpenAI的勁敵Anthropic,并將其大模型引入自家云服務。由于與微軟產生分歧,OpenAI似乎也打算將原本與微軟合作的部分轉移到谷歌,近期與谷歌達成了一項新的云服務協議。

亞馬遜也不甘落后,于去年與Anthropic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投入總計達40億美元,換取少數股權并使Anthropic在其云計算部門AWS上研發部署其模型。

與此同時,英偉達(Nvidia)也于近日宣布聘用生成式AI初創公司Nexusflow的兩位創始人——華人博士朱邦華與焦劍濤,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領域,展開技術研發。

這些巨頭無一不是通過投資、并購或合作來獲得AI初創公司的紅利和人才。一場圍繞AI“最強大腦”的軍備競賽在科技巨頭間全面打響。

這種競逐背后,是AI技術可能重塑科技產業格局的共識。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有望催生全新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機會,比如更智能的搜索、更逼真的內容創作、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等等。如果錯過這波浪潮,巨頭們未來可能在核心業務上遭遇顛覆者的挑戰。因此,各大科技公司現在都在“招兵買馬”:要么內部培養AI團隊,要么通過收購迅速搭建班底。

什么樣的AI公司最具吸引力?

一是底層技術型,掌握頂尖AI模型研發能力或算力/數據優勢的公司,如OpenAI、Anthropic、Scale AI。

二是應用產品型,即已經打造出爆款AI產品或平臺的公司,如擁有數千萬用戶的Perplexity AI,主打AI聊天機器人的Character.AI等。

前者可以填補技術短板,后者則帶來現成的用戶和場景。

中國科技巨頭的 “超級智能”戰役

扎克伯格在硅谷瘋狂搶人、搶公司,中國的科技巨頭們也沒有停止押注手中的籌碼。

阿里、騰訊、百度、字節、華為,正以前所未有的節奏全線加碼AI。他們在底層算力、模型研發、應用產品三個層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閉環生態”。

今年二月,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云和AI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目前中國民企中最大規模的AI押注。其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已全面落地搜索、淘寶、釘釘等產品線,并與釘釘打通,成為To B場景應用的核心底座。與此同時,阿里還投資了Moonshot AI,并為優酷接入MiniMax。

騰訊雖作風低調,卻在技術研發上持續重倉。2024 年其研發投入達706.9 億元,在國內互聯網上市公司中保持領先。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已深度融入核心業務場景:QQ 的智能交互系統接入模型能力,實現多輪對話情感分析;廣告業務依托模型打造“妙思” 創意平臺,將單條廣告素材生成時間從2 小時壓縮至5 分鐘;游戲場景中,部分項目的NPC 對話邏輯已由模型驅動優化。同時,它在新加坡等地也增設了技術投資團隊,重點關注AI 驅動的交互式內容產品,探索類似Perplexity 的創新模式。

百度則走出一條更偏“技術+商業化”路線。其文心大模型和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已構成自主可控的模型體系。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42%,AI收入已占到整體營收近三分之一。大模型不僅支撐起百度搜索和地圖類產品,還拓展到政企端,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一環。

而字節跳動憑借C端應用起家,正在加快追趕。其AI助手“豆包”已接入抖音、飛書、番茄小說等核心應用,在中文內容生成和語音交互方面優勢明顯。據外媒報道,字節今年AI相關投入將超1000億元人民幣。此外,字節還在硅谷設立了專項招聘團隊與OpenAI 爭奪頂尖算法工程師。

中國廠商也正加速破解算力困局。這場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模型的國產替代潮,正在為中國AI產業構建更穩固的自主護城河。

在未來這場關于AGI、“超級智能”的全球競賽中,不只扎克伯格在下大棋,中國的大廠們也已悄然布下整盤棋局。

結語

如今,AI競爭正全面進入“燒錢”階段。Meta、Google、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無一缺席,都在“搶人、搶公司、搶時間”。但現實是:目前AI技術落地尚未形成穩定收入,尤其生成式AI的變現模式仍在測試階段。

在這一背景下,人才成本成了最鋒利也是最脆弱的戰線——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已經成為戰場標配。然而,當技術尚在研發、商業路徑尚未明確,“人才先炒價”的現象凸顯泡沫風險。

AI還沒真正賺到錢,但這一輪人才爭奪戰已經告訴我們:當AI成為未來幾十年核心引擎,不管Meta這盤“超級智能”棋能否成功,中國與美國的大廠都已開始用資金砸出邊界,也正冒著高溢價獵“超級大腦”的泡沫風險。

贏家未定,賭注卻已鋪天蓋地——這是AI時代真正的前夜。

 

來源:元素elements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污污网站|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几年桃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色吧国产精品| 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 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0|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国产婷婷亚洲999精品小说 |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吃奶在线观看| 国产男生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ⅴ|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小说|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吃药| 秋霞无码久久久精品| 腿张开猛戳免费视频网站| 中国熟妇人妻xxxxx| 四虎影视永久无码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妲己| 丁香激情综合久久伊人久久|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综合激情网站| 又湿又黄裸乳漫画无遮挡网站|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92精品午夜福利|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