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Wind數據顯示,A股三大指數今日漲跌不一,截止收盤,滬指漲0.39%;深證成指漲0.11%;創業板指跌0.24%。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4660億。
漲幅方面,創新藥全線領漲
具體來看,創新藥ETF富國(159748)漲幅達5.88%,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漲超4%,創新藥ETF國泰(517110)、科創醫藥ETF(588860)、科創生物醫藥ETF(588250)、科創醫藥ETF嘉實(588700)、科創醫藥ETF基金(588130)漲超3%,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港股創新藥50ETF(513780)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7月1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及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同時,國家醫保局近日首次將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納入調整方案,旨在進一步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中銀證券指出,交易層面,港股映射催化,創新藥仍具長期投資價值。“18A”政策催化下,醫療企業密集赴港上市,這些企業聚焦前沿、代表著未來的醫療產業方向,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同時作為離岸市場,美元貶值、資金回流新興市場之下,港股也受到資金催化,港股創新藥板塊表現亮眼,映射邏輯下,A股創新藥也受到一定帶動。綜合來看,創新藥受到基本面與交易面多重催化,后續行情仍然可期。
跌幅方面,金融科技板塊回調居前
中航證券指出,《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正式發布。特區政府提出,要將香港打造成數字資產領域中的全球創新中心。會將代幣化政府債券發行常規化,也會推動更廣泛的資產及金融工具代幣化,展示該技術在貴金屬、有色金屬、可再生能源等界別的多元應用。稍早,國泰君安國際獲得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全牌照”,公司平臺將可以直接交易及發行、分銷包括場外衍生品在內的虛擬資產相關產品。此外,內地與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線運行,兩地居民和機構已經可以實時跨境匯款,并且支持人民幣和港幣雙向支付。央行公開表示,將研究制定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出臺深化金融科技應用、推動金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政策文件。
艾瑞咨詢預測,國內金融科技市場受益于多項發展規劃推動整體將以約13.3%的復合增長率邁入高速增長。據此,該行認為香港地區在現實資產代幣化等金融科技創新領域進入全球前沿陣地,央行積極配釀出臺深化金融科技應用頂層規劃,國內“金融+科技”產業鏈或邁入新一輪景氣周期。
活躍度方面,港股相關ETF熱度居高
成交額方面,華寶添益ETF(511990)成交額居首,達142.50億元!短融ETF(511360)、上證公司債ETF(511070)、銀華日利ETF(511880)等成交額超百億元。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成交額據股票類產品第一。
換手率方面,港股通50ETF(159712)換手率居首,達1067.75%。恒生港股通ETF(159318)、港股通ETF(159711)換手率居前。
ETF發行市場方面,明日有4只產品上市
具體來看,明日上市的有A500增強ETF工銀(159249)、華安中證A500增強ETF(561090)。均是中證A500指數增強型產品。
機構布局中證A500指數增強型ETF的核心邏輯在于:該指數橫跨30個申萬一級行業且單行業占比≤12%,高度均衡的行業分布有效分散風險;其成份股聚焦信息技術、工業、醫藥等新質生產力領域(合計權重超50%),精準匹配經濟轉型方向;疊加量化增強策略更易在分散行業中捕捉Alpha,頭部機構回測顯示超額收益顯著優于傳統寬基,配合ETF的低費率(0.15%/年)和交易靈活性,形成"指數Beta+主動Alpha+低成本"三重優勢,成為增量資金配置核心資產的高效工具。
其他兩只分別為鵬華港股消費50ETF(159265)、匯添富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分別跟蹤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
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聚焦港股通渠道消費升級龍頭,以潮玩、國貨黃金、新茶飲及醫美為核心賽道。其獨特優勢在于深度綁定Z世代情緒消費需求,前十大成分股兼具高彈性與細分領域壟斷性,是捕捉新消費紅利的精準工具。
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超70%權重直指AI全產業鏈:半導體、硬件設備及軟件服務三大核心領域占主導。其深度錨定國產替代與技術突圍標的,單一個股上限10%保障分散風險。相較恒生科技指數,更純粹反映硬科技競爭力,為布局中國科技全球化的高銳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