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船舶拍賣市場延續回升態勢,全國公開拍賣船舶423艘次,成交181艘次,同比分別增長57.2%和69.2%,總成交價約20億元,同比增幅達62.3%。其中,司法拍賣表現尤為亮眼,成交139艘次、金額4.38億元,同比激增247.5%和140.2%;商業拍賣雖成交量下滑,但因高價值船舶交易占比高,成交額達14.6億元,同比增長42.1%。
市場分化特征顯著
國際航線船型活躍。海岬型船受鐵礦石價格波動影響租金大幅震蕩,帶動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船詢盤量上升。
沿海市場持續低迷。4萬載重噸以上國內航線船舶交易冷清,1-2萬噸級小船成少數亮點。
工程船領跑成交額。工程類船舶成交額8.19億元,同比暴增532.2%,拍船網1月成交的鋪管駁“SEVEN CHAMPION”以成交額9534萬美元創下該平臺歷史紀錄。

司法拍賣占比回升
受國內經濟轉型影響,航運企業虧損面擴大導致司法處置船舶激增。加之今年上半年司法拍賣平臺集中上架較多游船、客船,推高了司法拍賣船舶總量。上半年司法拍賣占比達總成交額的27.3%,較去年同期提升14.1個百分點,扭轉連續四年萎縮態勢。天津、寧波海事法院成交額居前,其中天津海事法院單筆成交1.27億元。
不過,由于游船、客船相對價值較低,司法拍賣成交額增幅有限。

平臺分化持續加劇
上半年,在商業拍賣中,船舶成交艘次占比23.8%,同比下降50個百分點;成交額占比72.7%,同比下降14.1個百分點。雖然成交艘次占比低,但因拍賣船舶多為高價值的干散貨船、油船和海工平臺,成交額占比依然較高。此外,商業拍賣總成交率約52.9%,高于全國船舶拍賣平均水平。
從主要平臺表現看,國內三大船舶拍賣專業平臺分化持續加劇。拍船網成交額13億元,同比增長188.3%,占商業拍賣總額89%,保持領先地位;廣州航運交易平臺雖有多艘較大噸位的干散貨船出售,但成交率有限,僅成交1.2億元;而港云拍更是只成交4艘拖輪,成交金額僅為0.13億元。


附:熱點事件簡訊
1.拍船網創新“租賃競價”模式,兩艘散貨船以月租9.5萬元成交。

2.“拍拍勘”在線勘驗平臺上線,破解船舶評估時效難題。

3.“舶賽通”平臺成為首個通過中國船級社測評的船舶安全體系管理平臺。

4.亞洲船東協會第34屆年會暨印度尼西亞航運周在雅加達隆重召開。

5.“霍爾木茲海峽”牽動全球貿易和國際社會神經。

6.13艘Bourbon系列海工船分批次掛牌競拍,總起拍價1.12億美元。

7.舟山豐帆海運有限公司重整投資人資格公開競拍。

宋兵 王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