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瑤
界面新聞編輯 | 湯威
在6月19日舉辦的2025中餐先鋒聯盟盛典上,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資深廚務顧問鐘磊帶來一道創新菜式 “黑松露沙茶目魚仔”。他將濃郁的閩南傳統沙茶風味與目魚仔結合,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風味創新。這道菜立即引起現場廚師們的討論,“新口感的沙茶汁怎么調出來的”、“目魚仔還能換成其他季節性食材吧”……將盛典的氣氛推向高潮。
在鐘磊看來,打造出各地食客都能接受的地域美食,是他一直以來堅持的事。將有特色的地域美食結合創新思維制作出全新菜品,再推廣至餐廳,讓更多食客品嘗到地域風味。這也與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建立的初心不謀而合,由近100位國內資深名廚組成的顧問團隊,從獨特視角出發,切實滿足廚師的實際需求,為廚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餐轉型新階段,創意與科技賦能用餐體驗
如今,餐飲已不局限于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用餐體驗、藝術創新以及與食客建立情感共鳴變得同樣重要。在此背景下,中餐面臨轉型創新的關鍵階段。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積極應對,通過融合用餐體驗、創新烹飪技法和科技,為餐廳提供技術支持。在今年舉辦的2025未來食尚發布盛典上,呈現了一系列極具創意的菜品,比如會飛的食物、發光膠囊、需要舔盤子的菜品等,給食客帶來新奇獨特的用餐體驗。此外,鐘磊還改良了低溫膏蟹。他利用48度的低溫烹飪法讓蛋白質凝結,這樣一來膏蟹的膏體變得更有潤度和糯性,口感如同冰淇淋般細膩綿密。同時,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引入具備加熱、輸送、存儲三合一功能的恒溫自動出菜臺,該設備讓廚房效能提升三到五倍,保障菜品的出品質量和穩定性。
基于對全球20個國家、1100多位全球廚師的調研,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總結出未來餐飲四大趨勢:煙火美食、地域風味、融合料理和餐廳體驗。以此為依據,為合作伙伴提供貼合市場需求的靈感方案、專業產品和行業賦能,助力客戶在大眾餐飲和精致餐飲領域打破同質化競爭。?

亞洲美食崛起,中餐走向海外
根據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發布的《2025年未來“食”尚報告》,揭示了亞洲美食的人氣正逐漸超越法餐和意大利餐等傳統歐洲美食,中餐和日餐已躋身全球各年齡段消費者最受歡迎的五大菜系之一。這一趨勢表明,在美食領域正發生著“由西向東、從北到南”的巨大變化,中餐逐漸成為全球餐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餐飲市場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然而,中餐出海也面臨著供應鏈管理、食材運營模式、菜品研發、人力技術以及后廚人員配置與培訓等諸多挑戰。憑借在全球75個國家開展業務的豐富經驗,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在當地配備廚務支持團隊,致力于幫助精致餐飲解決出海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
當下高端中餐廳正經歷哪些變革?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從哪些方面為餐廳提供幫助及支持?界面新聞采訪了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資深廚務顧問鐘磊,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界面新聞:您如何定義精致餐飲中的“精致”?評判一家精致餐廳的水準,會從哪些維度去考量?
鐘磊:精致餐飲將餐飲不再單一定義為飽腹,而是提升到體驗、藝術創新與情感共鳴層面。它考量的維度主要包括:菜品、環境和文化。文化維度方面,精致餐飲把文化融合融入進菜單、菜名,連同菜品的設計、食材、烹飪風味,與文化故事息息相關。從菜品維度來看,黑珍珠、米其林餐廳的主廚做菜會更簡約化,不過度裝飾菜品。另外,對于高端餐廳來說,傳統菜的創新演繹也是重要的考量維度,和傳統菜系拉開距離,只有做到極致的創新演繹,才會讓食客愿意買單。我認為未來高端中餐走向三條極致的道路:味型的極致、食材的極致、烹飪的極致。
界面新聞:如何看待如今中國精致餐飲市場的發展?是否正在經歷變革期?對聯合利華飲食策劃來說,有哪些機遇以及能起到哪些助力作用?
鐘磊:精致餐飲市場的發展與經濟環境緊密相關。隨著中國整體經濟的持續向好,精致餐飲市場也會越來越好。只有好食材、好廚藝和好調味的三重加持,精致餐飲才能真正實現從”好看“到”好吃“的躍升。
當前,餐飲市場正處于變革期,內卷現象嚴重,甚至在精致餐飲市場也出現了 “價格內卷” 的情況。為謀求生存,部分商家通過提升 “質價比”的手段開拓市場空間。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深耕中國餐飲市場多年,并與中國餐飲市場共同成長。我們持續觀察餐飲市場的發展風向,通過大數據調研洞察餐飲行業趨勢,總結歸納出四大未來食尚趨勢:煙火美食、地域風味、融合料理、餐廳體驗。希望通過分享這些趨勢及配套解決方案,為餐飲合作伙伴提供契合市場需求的創意靈感、專業產品及行業賦能,助力其在大眾餐飲與精致餐飲領域突破內卷困境,實現從產品力到品牌力的升級,推動中餐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和理念支持,讓中餐不被價格內卷裹挾,而能走向品質與文化共振的價值競爭。
界面新聞:對于傳統高端中餐餐廳來說,轉型創新或迭代的方向是什么?
鐘磊:未來傳統高端中餐廳的轉型創新方向仍將緊扣地域菜系,但不同的是,不再是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八大菜系,而是更進一步的深挖。比如,淮揚菜,可能會更加細分到蘇州菜、南京菜等。傳統中餐尤其是精致餐飲,更需要以一條主線或者靈魂的菜系為根本,在此基礎上,融入其他地域元素或者是傳統元素進行創新。
界面新聞:高端中餐廳出海遇到的最大挑戰又將是什么?
鐘磊:國內市場已趨于飽和,而國外中餐市場的增長速度和需求量持續提升,尤其是中餐精致化后,更易被外國市場接受。我發現東南亞、東亞地區對中餐的接受度更高,海外消費者對米其林餐廳、國際餐飲榜單認可度較高。從中餐推廣層面看,高端餐廳出海不僅能體現中國經濟與中國餐飲的發展水平,還能讓海外市場重新認識現代中餐的發展格局。
同時,中餐廳出海面臨諸多挑戰,比如:供應鏈、食材運營模式、菜品還有人力技術、后廚人員配置與培訓等。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將為出海的餐飲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確保海外客戶采購到高品質且風味還原的調味品,并分享當地餐飲數據趨勢動態,助力餐廳把握市場發展動向。
界面新聞:對比前幾年,您覺得如今的消費者對于精致餐飲的需求是否發生了變化?餐廳要如何應對?
鐘磊:食客更加講究食材、品質、烹飪手法對于口感風味帶來的體驗,而不是儀式感。餐廳需要考慮菜品升級、同時,通過科技賦能保證盤子溫度、菜品的品質達到最佳口感。
界面新聞:集團化的成熟運作模式是中國精致餐飲的必經之路么?
鐘磊:精致餐飲未必需要走集團化發展道路。餐廳的發展模式本就具有多元化特征,例如周舍餐廳,憑借名廚的匠心運營與精心維護,同樣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樹立良好的品牌口碑。
界面新聞:您預測精致餐飲未來幾年發展方向是什么?
鐘磊:以菜品打磨為核心,真正的創新,是讓人吃出熟悉的溫度,又品到驚喜的新意,借助精湛技藝賦予傳統菜品更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