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性化睡眠需求席卷市場,家居產品的進化邏輯正經歷深刻重塑。傳統床墊的“標準供給”模式已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精準適配”的渴求——這一矛盾在《2024情緒與健康睡眠白皮書》中得到印證:50%用戶不再機械追求7-8小時睡眠時長,轉而尋求更高睡眠效率。面對這場需求變革,慕思以技術迭代與綠色轉型為雙引擎,推動產品從“工業標準化”向“智慧個性化”躍遷。其研發路徑清晰可見:從2018年首款智能床墊,到2022年IPO成功,再到2025年AI床墊"T11+",七年間的持續進化始終圍繞一個核心命題——如何讓科技更有溫度地服務于人。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談及慕思的產品革新,首先體現在對“人”的深度理解。通過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壓電陶瓷傳感器與潮汐算法2.0,床墊化身智能終端:可捕捉毫米級體動變化,針對肩、腰、腿等部位進行2000點級獨立調節,形成“千人千面”的支撐曲面。這種精準適配帶來顯著效果——臨床數據顯示,用戶入睡速度提升近50%,翻身頻次減少15%,睡眠時長增加38%。更細膩的創新藏于場景洞察:為失眠人群設計模擬母親輕撫的震動哄睡功能,為起床困難者開發漸進式抬升系統,用溫柔喚醒替代刺耳鬧鐘。當傳統床墊困于“一床難適眾體”時,慕思以97%心率監測精度(媲美醫療設備)證明:技術可以既精準又有溫度。
在攻克技術高峰的同時,慕思同步將綠色基因注入產品全生命周期。設計端建立生態評價機制,51項綠色專利保障材料環保性;采購端嚴選優先考慮獲得環保認證的原材料,包括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可再生纖維及木材等;生產端持續推動產線改造和工藝優化,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目前已獲得清潔生產企業及綠色工廠認證。尤為關鍵的是,慕思打破單點減排局限,推動供應鏈構建協同減碳網絡,用“技術+環保”的雙軌實踐,破解了高效生產與可持續性的二元對立。
當智能算法與生態意識在產品中交融,慕思重新定義了家居進化的維度。傳感器精度的躍升不僅關乎用戶體驗,更承載著對個體健康的責任;而供應鏈減碳網絡的構建,則彰顯了對地球生態的承諾。實踐印證:當一張床墊既能讀懂人體曲線,又能守護綠水青山,所謂的“商業價值”便自然升維至“人文價值”與“生態價值”的共生。這種以人為本、以地球為本的雙重進化,正在為制造業樹立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