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訂閱
世界上有些地方你還沒有離開,就會想著什么時候再來。倫敦就是這么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在吃喝玩樂之余,她是一個有著精神家園意義的城市。你可以在這里逃避,在這里實現,在這里沉迷,在這里治愈。
旅行者,是我作為室內設計師的分身 —— 離開電腦屏幕的方寸地,去遠方身臨其境。如果旅行沒有深度,那國際視野就是浮云。在動輒以縱橫千萬里,上下幾千年計的坐標中,走異鄉路、看異鄉人,為很多在時間里修煉成永恒的美駐足。觀察旅途中的建筑教會我:如果你固執則作品固化。當你像水一樣松弛自由,它則順勢而為,處處恰當。
離開日常和無常,奔赴新西蘭天長地久的火山、海島、無垠的星空、翠綠的山谷…… 被壯麗宏大的自然震懾,與自然的神性劈面相逢。熱愛和尊重的能力、溫柔和公正的能力……都是在走過足夠宏大的世界之后的自然而然。
“人為什么要賞花?也許是當我們把一件無用之事當成正經營生,會暫時擺脫平日的庸常與繁雜,能讓風雅之心復蘇,甚至是用美對人生進行提純吧。 ”
這世界愛你,你也愛這世界。所以,竭盡全力也要跟世界在一起,就是2025年旅行的意義。
辭舊年,氣象更新。跟隨沈宏非筆下的寺院咖啡香、茶湯香、以及越冬植物的草木香...... 去體驗蘇州城內城外名寺的“不一樣”。腳步所至,目光所及,都是“活化”的歷史名詞。
如果這個地球是一個生命有機體的話,我們已經對這個世界的動靜脈大血管輕車熟路,新時代的旅行就是要進入世界的毛細血管,尋找分叉小徑里所隱藏的迷人的當地生態。旅行就是放輕松,跟著當地人漫游這些毛細血管。
人總是希望有更多的時間。旅游的魅力是可以一次次從日常中“出走”,讓你獲得更多、更有份量的時間。而當你帶著有重量的時間回來,日常將變得有質量。所以在旅途中你又會想念“日?!薄?/p>
“一直向前,一直勇敢,一直為熱愛奮斗”!跟隨孫一文,漫游“劍客之城”巴黎,探索擊劍運動的傳統與傳承,也感受自控、堅決與謙遜并重的擊劍精神。
她每年都要有一場一個人去巴黎的旅行——期待沒有計劃的驚喜,在一個浪漫的城市里,享受奢侈的孤單。她不僅分享了私人巴黎地圖,也分享了她觀世界的心境,對每一個希望在途中和自己作伴,和自己的靈魂不期而遇的旅行者,多有啟發。
跟隨珩公沏茶品茗,品味中國各地的茶趣。茶趣不盡在茶的本身,泉林之美、山野之趣,更有旅途中珍貴的松弛感和一盞盞茶盅里的古往今來、地方風物、世界大觀,都是意境。
在互聯網發達、AI盛行的今天,最可貴的就是能親身站在那個地方,回味它的過去、體驗它的現在。
跟隨陳丹燕,去看希臘羅馬神話故事里的土耳其。
《Visa觀世界旅行家》專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