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證券被上交所問詢年報。公司 2024 年營收、凈利雖增長,但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降 13.91%,交易性金融資產及衍生金融工具現損失;投資性房地產減值 5.9 億。
好博窗控終止主板IPO,因2024年業績下滑、業務模式受質疑、商標糾紛隱患,保薦機構國信證券和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受關注。
紅塔證券(601236.SH)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景峰提議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部分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含),不超過2億元(含)。
險資重倉209只個股,銀行股以7席占據市值前十主流,港股舉牌占比達80%。高股息策略疊加新會計準則平滑收益波動,監管政策開放"打新"權限,險資"穩A攻港"雙軌布局凸顯長期資本韌性
江蘇銀行副行長周愛國因工作調動于2025年3月20日辭任。
副行長李朝暉先生因個人原因辭去副行長職務。
廣東證監局對平安證券及昆騰微項目相關責任人采取監管措施。
公司已根據一審判決情況計提預計負債,具體金額將以年審會計師的審計結果為準。
東吳證券(601555.SH)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1月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
根據最新的信息,開源證券在12月27日晚間披露了最新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自2023年3月開始闖關IPO以來,開源證券已向深交所提交了5份申報稿,期間因材料過期而被中止兩次。
違規事項包括未按規定展示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部分分支機構負責人和銷售人員未持有基金從業資格、在取得資格前從事基金銷售業務并領取績效等
從領罰數量上看,海通證券以16張居首;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均為13張;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遭罰次數也在10次以上。
兩家公司作為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23新化K1”和“23新化01”公司債券的主承銷商,在對發行人的非經營性往來占款、貿易業務收入、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的核查中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臨近年末,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力度未見松懈,多家頭部券商因業務違規被監管機構點名處罰。
華林證券收到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執行結案通知書》,確認上述仲裁裁決已執行完畢,案款合計236,719,268.59元已發放給大連銀行,案件現已結案。
東興證券、廣發證券、華西證券、光大證券和國海證券公告,因涉及美尚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而成為被告。
廣東錦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因廣東立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提起的借款合同糾紛訴訟,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凍結了公司持有的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4%的股份,涉及金額約6602.9萬元。
法院未認定湘財證券及其工作人員參與羅靜等人的合同詐騙,也未認定湘財證券及其工作人員與廣東中誠和羅靜有串通合謀欺詐行為。
兩起紀律懲戒案例均強調了監管機構對維護期貨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同時也提醒期貨從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行業規范,否則將面臨相應的紀律處分。
根據公告,安鋼集團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46,428,800股,即不超過中原證券總股本的1%。